医疗救助:让贫困者求医治病减负担
“近8万元的医疗费报销了7万多元,医疗保障救助让像我一样的贫困户都看得起病了。”滦平县付营子镇靳家沟门村村民石秀连去年因颅内占位性病变两次在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住院治疗。作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员,石秀连花费的政策范围内合规医疗费用共79178.75元。按照原有政策,通过基本医保基金、大病保险和民政医疗保障救助共可报销53786.38元。而按照医疗保障救助扶贫政策,三项共提高救助19374.7元,总计报销73161.08元,报销比例为92.4%。 这是我市提高医疗保障救助水平解决因病致贫返贫问题带来的“红利”。全市建档立卡贫困百姓都像石秀连一样享受到了这一政策。目前,全市城乡居民医保参保率达到95%以上,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参保率达到100%。经综合测算,贫困人员合规医疗费用最高报销可达92万元,从我市已经落实待遇的数据统计,贫困人员合规医疗费用的实际报销比例达到86%以上,个别贫困人员的报销比例达到了90%以上。 我市自去年被省政府确定为全省“提高贫困人口医疗保障救助水平解决因病致贫返贫问题”试点市后,将其列入深化改革重点事项之一,举全市之力加以推进。 “让群众少跑腿、多受益。”市人社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我市安排专项资金70万元,统一开发了覆盖医疗保障救助对象资格认定与管理、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保障内容的医疗保障救助信息管理系统。目前,已经建立了县、乡、村三级和扶贫、卫计、民政三个部门之间的贫困群体信息共享平台,并通过信息系统在市、县、乡、村四级所有医保定点医疗机构互联互通,通过信息共享平台和结算支付平台,将贫困人员的医疗保障救助费用在全市定点医疗机构窗口实现“一站式”即时结算,形成了常态化报销机制。 “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等6类贫困群体一次性全部纳入救助范围,对特困供养人员个人参保缴费部分财政给予100%资助,对其他困难人员参保个人缴费按照不低于60%的标准给予资助。”市人社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为有效解决贫困群体因病致贫返贫问题,我市为贫困群体提高三重保障线待遇标准,基本医保住院起付线降低了50%,县内住院报销比例由75%提高到90%;大病保险取消起付线,封顶线由30万元提高到50万元;重大疾病医疗救助比例提高到90%、最高20万元。 “申报医疗保障救助特别简单,在窗口就能办理。”在我市医保服务大厅,不少百姓通过医疗保障救助“一站式”结算服务窗口享受到了“受理申报、资格认定、费用结算、资金拨付”等“一站式、一条龙”服务。 截至4月28日,全市共认定各类贫困人员57.9万人,共为24.84万人次医疗保障救助对象落实2016年8至12月提高医疗保障救助待遇5765.72万元。2017年医疗保障救助已经在市级及各县(市)区医疗机构窗口通过“一站式”服务窗口进行了即时结算。 “一个池子蓄水、一个闸门放水、一张银行卡拨付”。我市为确保提高医疗保障救助水平增加支出的资金落实到位,明确了提高医疗保障救助水平的资金来源、筹措方式、支付方式,市县区将本级承担增加支出的资金全部纳入财政预算,确保资金保障到位。目前全市各级财政累计垫付资金6140万元,有力地保障了该项政策的快速落实。 “现在我市正在起草制定加强基层社保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市人社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将把信息共享系统终端延伸到乡镇、村(社区),通过信息系统实现对贫困人员的精准认定和动态管理,使广大农村居民及贫困人员足不出村即可实现“就业有人管、失业有人帮、社保有人办、维权有人助”。目前,我市已有320个村开展了村级服务平台建设,将原来由被救助对象跑办的申请手续全部由县、乡镇(街道)劳动保障站和村级协办员代理,切实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
关键词:医疗,救助,贫困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