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海淀区某小区内,一名女子正在车上搬运蔬菜水果。
6月22日,新发地菜篮子直通车来到朝阳区华章路小区,周边小区居民前来排队购买。
6月23日,海淀区某小区,一商贩现场支起菜摊售卖,一些豆制品裸露在外。
能在家门口买到放心、新鲜的蔬果,是不少北京市民的期盼,顺应这一需求,不少蔬菜直通车陆续开进社区,就地售卖。
不过记者近日走访十余个社区发现,蔬菜直通车行业存在一些问题。部分不正规的面包车、小货车、皮卡也在社区卖菜,有的菜车违规售卖豆腐、豆皮、面条甚至鲜肉。另一方面,正规蔬菜直通车进入社区手续较繁琐,进入社区的菜车也没有保障,经常物业一个电话就得“停售”。
根据北京市商务局等部门发文,规范社区蔬菜直通车管理,要求蔬菜直通车不得挪作他用,违规累计三车次企业须退出。北京市城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如果没有正规手续,菜车进小区就是违规经营,遇到这种情况,小区居民和非小区居民都可以举报。
仿冒
“山寨”菜车进入社区售卖
所谓蔬菜直通车,是指在蔬菜零售网点空白或不足的社区,在特定时段、特定区域设立,以售货车为载体,销售蔬菜等生鲜农产品的零售方式。
记者走访发现,有大量非正规菜车在社区卖菜。其中既有厢货,也有小货车、皮卡、三轮车,还有车厢喷涂了“货拉拉”字样的面包车。
6月24日,记者走进酒仙桥北窑地小区看到,挨着墙根儿停着一辆没有标识的厢货,各种蔬菜摆了一地;在一栋居民楼下停放着一辆小货车,白菜、西红柿、大葱等蔬菜就堆放在车上,居民围着车挑选,菜车老板站在车厢里忙着找钱。
部分居民对“山寨”菜车并不太认可。社区居民李大妈把这些不正规的菜车叫作“野摊子”,城管一来他们就跑了,城管走了又来了。此外,正规车辆都是明码标价,一些常见蔬菜价格并不贵,而居民反映山寨菜车的价格并没有价格优势,而且常找不到卖家。
友谊里10号院,蹲守在社区门口卖菜的菜车是一辆私人面包车;丰台区富锦嘉园小区北门,此处卖菜的商贩有的开着面包车,还有的推着三轮车;丰台区京铁家园小区内,正规蔬菜直通车旁边就是一辆卖菜的金杯车;大红门锦苑一社区,有几辆私家车会在周四、周日进社区卖菜。
不少“山寨”菜车还与正规蔬菜车错时卖菜。比如在海淀区北清路26号院,正规的新发地百舸湾公司的菜车每周二四六出车,另一辆“山寨”皮卡每周一三五日售卖;农业大学社区内,正规菜车每周二四日出车,每周一三六,就有另一辆“货拉拉”面包车进社区售卖,早上6点到社区,菜卸完车开走,菜贩就在社区给正规菜车划出的位置上一直卖到11点。
违规
豆腐、豆皮、鲜肉“敞着卖”
6月23日上午9点,在航天城社区,一辆小货车上摆放着西瓜等农产品,商贩在旁边搭起凉棚,各种蔬菜摆在凉棚下售卖。依次摆放着豆腐、豆皮、面条、凉粉、烧饼等商品,除了凉粉装在密封袋里,豆腐、豆皮和面条、烧饼都裸露售卖,不时有居民直接用手扯出豆皮挑选。鲜肉也敞口售卖,几只苍蝇飞来飞去。
“这里竟然还有肉卖?”记者问菜贩,对方头也不抬地说,“你给14块钱吧!”“肉能直接这样卖吗?”记者质疑。对方直言,“我们一直这样卖。”说完,他伸手把塑料袋盖好,然后把菜刀压上去。
6月28日上午,丰台蓝调国际小区,一辆车厢喷涂有“惠民菜篮子”字样的货车在小区里卖菜,蔬菜之间摆放着一个泡沫箱,装着出售的冻鱼。
按照相关规定,除了商场现场加工制作的豆腐,豆制品加工企业供应居民的豆腐产品,必须是密封盒装豆腐和袋装密封的豆浆、豆制品;供应零售散装销售的豆腐、豆制品,也必须采用密封的大包装。所有产品严禁裸露散装出厂。此外,豆制品的运输必须使用密闭防尘的冷藏或保温车辆,并做到专车专用,送货后及时清洗消毒。
一位正规蔬菜直通车的车长介绍,豆腐、豆皮、面条等,他们只能卖预包装产品,夏季气温太高,一般不会进这种商品销售;鲜肉和冻鱼则不允许菜车售卖。
门槛
小区物业对菜摊收取场地费
根据北京市商务局规定,物业服务企业、房屋管理单位等,不得收取直通车进入社区的占地费、场地费等费用。但记者走访获悉,不少物业公司把社区菜摊当成了经营项目。
6月28日,记者在位于朝阳区管庄的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院内看到,社区专门开辟了一块区域,容纳菜车在此经营,但正规的蔬菜直通车被挤在了最内侧,靠外侧有一排个人经营的菜摊。早上6点左右,一辆白色面包车卸下蔬菜后离开,过一会儿又来了一辆满载的电动三轮车,依次把菜卸下,居民陆续过来买菜。
一位居民表示,原先这里只有蔬菜直通车卖菜,菜摊是近两个月才有的,“是物业引进的,在这里卖菜要给物业交占地费。”记者致电物业,称想在小区里卖菜,一位工作人员回复说,“现在卖不了了,都没空余的地方了,你留个电话,有空余的我通知你。”这位工作人员表示,在小区里卖菜每月要交占地费,具体费用还要向负责收费的人了解。
在其他社区,记者也了解到,很多卖菜的“山寨”菜车都得到了物业允许,要交纳一部分费用。有的社区物业甚至清退了正常经营的正规菜车,却引进没有资质的个人菜贩。
航天城社区用来拉菜的车,是一辆敞着车斗的小货车。按规定,蔬菜直通车应该是密封的厢式货车。
受限
正规蔬菜直通车经常“被停售”
“山寨”菜车在一些小区大行其道的同时,仍有许多小区面临菜车入场难,一些已进入社区的正规菜车也出现被迫离场的情况。
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蔬菜直通车企业负责人表示,开通一辆直通车,除了居民同意,还得街道、社区、城管、环卫等部门协商一致,这其中,物业是关键因素,有的小区楼门长也是“管理者”。这位负责人说,直通车进社区一般能获得居委会支持,最大的阻力在物业,“有些小区居民有买菜需求,也一直向居委会反映,但物业提出直通车进小区要交钱,每次从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遇到这样的我们只能放弃。”
海淀区定慧寺社区一位居民告诉记者,小区以前有蔬菜直通车,一直卖了好几年,但不知什么原因直通车不来了,后来来卖菜的是一辆金杯车,现在已经变成了固定的菜摊。记者向直通车经营公司了解到,直通车是被物业清退的。
还有不少直通车经营者接受采访时表示,即使进入社区卖菜,也经常接到“停售”或限售的要求。新发地百舸湾19号车车长告诉记者,有一次他们头天晚上进好了菜,等着第二天进社区卖,结果接到了物业的电话,说小区有活动,接下来一周都不用出车了,让下周六以后再去。
8号车车长也有同样的经历,他们每周二、五、日在一个社区卖菜,按之前约定,每次经营时间是早上5点半到中午12点半,但6月中旬他接到社区要求,从6月15日到7月30日,每天早上9点半就得收摊,“一般八九点钟才刚刚开张,9点半收摊的话,可能还有大半车菜没卖就得走。”
回应
北京市城管委:菜车违规经营非小区居民也可举报
北京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社区蔬菜直通车是为弥补固定门店不足区域的买菜需求、解决市民买菜难而设立的,市商务部门将进一步规范蔬菜直通车的准入、后期监管以及退出。
近期,北京市商务局等部门印发《申博体育在线:加强社区蔬菜直通车管理的指导意见》明确,直通车运营车辆应符合北京市社区蔬菜直通车车辆相关标准,统一外观、统一标识、统一编码。直通车运营车辆,不得从事社区蔬菜直通车以外的经营活动。一经发现违规行为,各区商务部门应取消该直通车运营编号。直通车企业所属车辆,累计三车次出现违规行为,该直通车企业退出区商务部门直通车企业库。
根据规定,直通车应为厢式货车,电动车车厢长为4.2米,柴油车车厢长分别是4.2米、5.2米和6.8米。车辆厢体应为白色,厢体壁板应有保温层,采用环保型及可回收利用保温材料;另外车厢气密性能和隔热性能都应符合相关标准。北京市商务局要求蔬菜直通车统一外观、统一标识、统一编码,在厢体两侧需标注“北京市菜篮子工程”字样及“社区蔬菜直通车”字样及统一编号、运营公司名称、公司内部编号及企业服务电话。
北京市城管委工作人员表示,“菜车进小区,没有正规手续,就是违规经营。”这位工作人员说,如果未能取得相关资质,蔬菜直通车进入小区卖菜便属于店外经营,“遇举报,城管工作人员有责任予以处理,非小区居民也可以举报。”
追访
“菜司令”韦玉华:推出首辆“蔬菜直通车”
作为北京最大的蔬菜直通车运营企业负责人,韦玉华被人称为“菜司令”。这位安徽含山县农民,现在是新发地百舸湾农副产品物流公司的总经理,管理着上百辆蔬菜直通车,承担北京200多个社区的“蔬菜直通车”业务,可覆盖周边600多个小区。
第一个想到“车载蔬菜直销进社区”
1988年,26岁的韦玉华从老家来北京发展,从炸油条、卖早点干起,慢慢站稳了脚跟。1995年他开始卖菜,“当时为了平抑菜价,北京市政府号召批发市场直接把蔬菜运到社区,直供直销。”韦玉华嗅到了商机,租了一辆货车,每天拉满满一车菜,到左家庄的一个小区售卖,结果生意“火得一塌糊涂”。每天早晚,菜摊子前都排着长队,全是来买菜的周边居民,“这也算是北京第一辆蔬菜直通车的雏形了。”
2003年,韦玉华和新发地市场合作开了一家配送公司。那年“非典”,新发地市场蔬菜堆积如山,没人来批,但超市货架上蔬菜紧缺。“一样的小油菜,新发地一板车菜才卖10元;超市里最贵一斤卖到17块。”疫情最厉害时,韦玉华带人开车直接把市场的蔬菜运到小区卖,社区居民戴着口罩排队买菜,有的老人眼中充满感激,“那眼神我一辈子忘不了。”
受“非典”期间卖菜经历的启发,韦玉华给当时主管商业的市领导写了一封信,提出把菜店开到老百姓家门口,让新发地市场平价蔬菜直接进社区。这个建议吸引市领导带着相关部门到新发地来座谈调研,北京2004年的“政府为民办实事工程”中,首次提出建设便民菜店。韦玉华作为倡议者,2004-2005年,共在朝阳、海淀、丰台开了19家便民菜店。
2010年前后,北京提出解决“最后一公里”菜价问题——产地批发价每斤一元的蔬菜,经过层层流通环节,卖到居民手里可能涨到三四元了,韦玉华又是第一个想到了“车载蔬菜直销进社区”的销售模式。2011年9月29日,第一辆“蔬菜直通车”在海淀静淑苑小区亮相,受到居民欢迎,此后这一模式迅速推广。目前,百舸湾一家配送公司的车载蔬菜直销已覆盖朝阳、海淀、西城、丰台、石景山的200多个小区。
“90后”蔬菜直通车开始“互联网+”
如今,韦玉华将卖菜的担子交给了“90后”儿子韦伟林,还找来了懂互联网营销的合作伙伴张浩然,两个年轻人开始用互联网思维卖菜。
例如,鼓励直通车车长制定第二天的营销策略,通过价格、包装来推“爆品”,春天主推春笋、夏天主推西瓜和桃子,包装成三斤一盒,五斤一袋,既方便了居民,也减少了损耗。
同时,重视了解用户反馈。去年9月,他们选择了有代表性的30多个社区,历时一个半月走访调查,了解居民需求。原本以为,居民买菜最重视的选择因素是价格,结果走访发现,居民最在意的是新鲜,其次是方便,最后才是价格便宜。
有的居民提出,希望在菜车上买到春笋、秋葵、茭白等价格较高的蔬菜,这些蔬菜需求量并不大,如果进了菜没有那么多人买,砸手里怎么办?他们决定开通线上渠道,在社区建微信群、推出微信小程序,搭建服务和销售的渠道,居民买到菜不满意,可以把照片发到微信群里投诉,也可以在微信群或小程序上预订蔬菜,以销定采,第二天由直通车送到社区。
这一模式3月试点、4月启动,两个多月来,居民预订蔬菜的比例达10%-15%之间。
张浩然说,增加了线上销售渠道,需要更高的供应链配合,目前小程序上的产品还在不断增加,他们会继续提升标准化程度,让更多标准化产品进社区。同时通过公众号传播相对正确的生鲜选购知识、识别果蔬的技巧以及健康饮食方面内容,引导社区居民“惠买菜”,在解决买菜难买菜贵的基础上,帮社区老百姓更实惠地买到更多更好的生鲜商品。(陈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