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张群 祁鑫 陈志洋
盛夏时节,走进河北省申博sunbet官网:滦平县周台子村,映入眼帘的就是宽阔的柏油马路、整齐划一的新民居、气派的跨河大桥……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很难想到这里曾经是一个“一穷二乱三散”的落后村。看到记者惊讶的神色,正在村口晒太阳的老人欣慰地说:“没有振喜带着大伙儿干,就没有我们村的今天!”
周台子村航拍图。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陈志洋 摄
老人口中的“振喜”正是周台子村党委书记范振喜,他带领村民发展集体经济,让这个贫穷落后的小山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生态富裕村……1987年,周台子村人均年收入不足400元,村集体欠外债8万元,年仅25岁的退伍军人范振喜在镇工作组和村里30多名党员期盼的目光中临危受命。“当时村部仅有的家当,是两间漏顶的破房子、一张缺了腿的破桌子,一把散了架的破椅子,一个没有摇把子的老式电话,说实话,真不好干。”范振喜回忆说。
周台子村航拍图。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祁鑫 摄
“既然组织这么信任我,我就要干出点名堂来。”刚上任的范振喜深感责任之重大,“穷不扎根、富不天生,只要肯干实干,周台子的命运一定能够彻底改变!”为了亮明态度、体现决心,他把亲二哥正在盈利的铁矿收归村集体,当年就有了10万元的收入。他紧接着清理陈欠、治理乱砍滥伐,带领党员群众栽果树、垒大坝、盖学校、扩稻田,创办草片厂、浴盆厂等集体企业。几年下来,村貌变了、风气正了、民心顺了,村班子的威信也高了。村民们都说:“这个书记没白选!”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1992年春,就在范振喜带领乡亲们干得正起劲的时候,他不幸被检查出患白血病。“家里当时没啥积蓄,我都要放弃的时候,乡亲们纷纷自发地为我捐款,东家五十、西家一百,愣是给我凑齐了十万元的救命钱,多年不跟我说话的二哥也给我捐献了骨髓。”范振喜说,“我这条命是大家给的,我得拼尽全力报答乡亲们。”
范振喜这样想,也是这样做的。出院时,医生再三嘱咐范振喜要静养三年。但他一回村,就立即投入工作当中。他带领村民建铁选厂搞深加工,又办起制砖厂、花炮厂、养猪场、烧结厂等10多家村办企业,逐步把村集体经济发展了起来。2006年春,周台子村进行了土地流转,将全村1200亩耕地收归村集体代为管理经营,陆续建起1.2万平方米的农业现代智能温室、4.6万平方米的日光温室,先后打造出奶油草莓、葡萄等农业示范园,以科技花卉大棚、花卉交易批发市场为主体,发展旅游观光休闲农业,奠定了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从2002年开始,我们实施村庄改造工程,先后投资几个亿,历经10个整年完成新村建设,建起新民居950套,7个自然村的700多户全部搬迁到了中心村居住。全村70岁以上老人不但免费住进老年公寓,每月还能领取500元生活补助。”聊起村里变化,范振喜很是骄傲,“老人们都说,住进老年公寓,什么愁事都没有了,过得舒心快乐,又高兴又增寿。”
图为范振喜在农业大棚内和工作人员交谈。滦平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集体经济发展起来了,范振喜又唱起了“人才经”。2014年,中组部、农业农村部在周台子村建立了“全国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坚持“一班一策”,充分利用“村庄是教室、村干部是老师、现场是教材”的模式。“近十年来,我们先后投资近1.2亿元,大力开展培训事业,共举办各类培训500多期,培训农村实用人才6万余人次。”范振喜告诉记者。
近几年,周台子村还坚持学习借鉴“千万工程”经验,为乡村振兴不断注入新活力。2023年,周台子村与植保无人机企业展开进一步合作,共同兴办集产品研发制造、展销服务、研学培训为一体的无人机产业,建立了“乡村振兴农产品展销中心”,销售全国各地的特色农产品;依托“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积极谋划养老康养新产业;依托“普通话之乡”,发展多项文创产业。“今年6月初,我们对村史党建馆进行重装提升,展示面积达到900平方米,内容更加丰富,功能也更加健全。”范振喜说。
三十七年如一日,范振喜一天不敢松懈。如今,周台子村实现了村庄城镇化、环境公园化、福利制度化、就业多元化、管理民主化,拥有各类资产10亿元,村民年人均纯收入3.1万元,走上了共同富裕路。
周台子村航拍图。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祁鑫 摄
说起村子下一步的发展,范振喜也有了自己的打算,“要培育起结构优良的新产业,培育出脱胎换骨的新农民,让他们的思想新起来,掌握新知识、新技能。最后就是农村的文化建设也要好好搞一搞,尽管我们村的这几个方面都在做,但是进步空间还是非常大。”
当记者问起范振喜,正值建党103周年,他有没有什么心里话想要说时,这位老党员坚定地说:“作为一名党员,我感到很自豪,也为党取得丰功伟绩而骄傲。我一定坚守初心,把我该干的事、能干的事,踏实做好,让乡亲们过上更好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