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博sunbet官网_申博体育在线-现金网重点推荐

图片
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承德频道

入法近半年 你常回家看看了吗?

http://www.hebei.com.cn 2013-12-09 09:12 长城网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核心提示

  从今年7月1日起,依据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相关规定,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法律出台5个多月了,探视老人成为既定法规,孝敬变成强制,那些不在父母身边的子女看望老人的次数是否增加了?哪些人违法了?我们的“常回家看看”,是发自内心的吗?还是只为依法行事完成使命?

 

  法规催生出代子女看望老人服务

  “代子女上门看望老人,查访老人的健康状况安康与否,陪老人聊聊天,教老人学学电脑,以后能够与子女在线沟通,帮助老人做做家务,充当报信鸟角色互相传递子女与父母现况的问候照片或视频,让对方直观了解子女或父母过得如何,作为代看服务,有时间了还可以经常代为探望,成为朋友相互走动”。

  “1至2人上门代看父母,将父母状况写入探望报告,陪同聊天,拍摄父母照片视频……”

  随着新《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施行,记者发现,一种“代看望老人”的新鲜服务也在一些网店上悄然兴起,推出代探望老人的业务。

  记者看到,这些网店的服务范围不仅覆盖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二三线城市也有此类服务。服务标价从50元到300元不等,如果顾客在基本服务以外,有礼品代购、家务劳动等其他要求,需要另付费用。但成交记录都少得可怜,多数网店该项服务成交量为零。

  对代看望老人服务有褒有贬

  在记者的采访中,很多人对此持反对意见,认为花钱找亲情将亲情商业化了,没有人情味,没有意义,也怕自己花了钱父母不高兴。

  “子女回家看望父母,代表的是一份孝心和关心,是发自内心的亲情使然,就算真的购买了这样的服务,一个陌生人来到父母家里,少了亲情的纽带,根本不能减少父母对儿女的思念,也不能排解老人心头的孤独。”老家在东北的肖女士说。

  一些老年人则认为,如果自己的孩子花钱请人来探望他们,反而会让他们更伤心。

  拥护者则认为,谁都希望能够和父母朝夕相伴,但在快节奏、高压力的现代社会,那样的生活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讲都是一种奢望。子女如果不能亲自去老人身边问候,请人“代看望老人”也能表达孝心,在一定程度上满足老人的情感需要。

  “其实在国外,早就有类似专门面向老年群体的‘情感陪护’,现在我们把精神赡养提上日程,这体现了社会的进步,而‘代看望老人’服务的出现,恰恰是迎合了这种社会的需求。但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由子女本人来陪护老人,效果肯定更好。 ”

  有法律人士认为,从表面上看,“代看望老人”是一种代理行为,根据民法原理,依照国家法律规定或行为性质必须由本人亲自进行的行为,不能进行代理,否则无效。这包括结婚、收养子女、约稿、预约绘画、演出等等有严格人身性质限制的行为,自然也包括了看望老人。

  新规出台 有多少子女在“违法”?

  27岁的小华来承德务工已经近4年了,他坦言,这4年中,他只回老家两次。 “我只能做到每周给父母打个电话,但其他的对于我来说,看起来简单但是很难。”小华说,“我在承德还是租房子住,没能力也没条件把父母接到身边,可是回一趟老家,一个月工资就没有了,按照法规,我算是‘违法’的人了,可是,我虽然不能按照法规尽我的义务,但是,孝敬父母不仅仅是法规,而是一颗感恩父母的心。”

  谈起父母,现今26岁的小雨认为,有一颗敬老的心比法规更真诚。她和同乡一起来到承德打工,父母还在千里之外的老家面朝黄土背朝天地操劳。“看起来挺简单,但是对我们农村的孩子来说很不实际,除了打个电话,对于其他我现在还做不到。”

  记者在采访中,一些年轻人坦言,谁不愿意回家守在父母身边,可是,回家看看却成了我们最困难的事。“要想不违法,有至少几个前提,要有独立的经济实力,有时间,而我们能做的就是给父母打个电话!”

  采访中,记者也听到了不同的声音。一些坚定支持把“常回家看看”写入法律的人对记者说,“过去,确实发生过子女把老人送进养老院就不管的事情,给子女打电话,要么不接,接了也是冷言冷语,即使老人长病生灾,子女也不愿意露面”,“如今有了明确的法律规定,是对老人权益很好的保护,更是对个别不孝子女的一种约束 ”。

  一位在养老机构工作的人士对记者说,现在看望老人的年轻人虽然比以前多了,但是确实还存在置老人于不顾的现象,致使老人闷闷不乐,“人上了年纪,最挂念的是子女,最渴望还是家人的关心。”

  子女有苦衷 父母能理解

  家住平泉乡村的老李今年52岁,两个儿子,一个在廊坊,另一个在新疆油田。他觉得,按照新规两个儿子都不孝顺,但是实际上两个孩子对他都是特别孝顺的,“每次回来看我,都给我买烟买酒,有时候还领着我和他妈去买衣服,还给我们做饭,虽然是儿子但是和女儿一样细心”。“孩子们能给我们打个电话,让我们知道他们在外面一切都好就行。作为农村父母,那些标准对我们来说没有太大的意义。”

  家住市区某小区的高大爷说:“自从儿子大学毕业留在成都后,一年都回不来一次。孩子给我们买多少东西寄回多少钱,都不如回来看看陪陪我们。现在每次出门看到邻居家儿孙满堂共享天伦的情景,心里就特别羡慕,逢年过节更是如此。我和老伴每天在家大眼瞪小眼,也没什么话好说,要是儿子留在身边该有多好。可是,孩子毕业刚刚参加工作,现在正处于创业阶段,平时回不来也可以理解,相信大部分父母不会因此去使用法律手段。再说了,孝顺都是发自内心的,如果依靠强制手段实现,反而使孝顺变了味。 ”

  “现在社会竞争激烈,工作压力大,孩子们也都不容易,上有老,下有小的,作为父母不忍心再为孩子们添麻烦了。我现在身体还能活动,生活还可以自理,只要孩子们在外面能够顺顺利利的,我就放心了。”

  说起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家住南园的乔奶奶如是说。乔奶奶膝下只有一个儿子,在大连工作,一年顶多回来两三次。“作为父母,肯定都希望子女能够常回家看看,可是对于在外地工作的子女而言,确实很难做到。其实,我们的愿望很简单,不需要子女时刻陪伴,只要能够时常惦记着,打个电话问候一下就行了。

  “常回家看看”的背后其实是全社会的一种责任

  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用人单位也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保障赡养人探亲休假的权利。

  市区一家律师事务所的杨律师对此表示,承德的本地职工居多,加上很多人还未意识到探亲假是一种权利,致使某些公司、企业不能严格落实有关的休假制度。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的休假制度,就显得十分重要和紧迫了,这也要求了用人单位应该更具人性化。

  “如果单位不能落实员工的休假权,即便法律规定要“常回家看看”,异地工作的人也只能空有心而力不足。企业、社会团体等应当将敬老养老当成自身的责任”.

  与此同时,在应对老龄化问题和解决老人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乐问题方面,还须政府、社会和家庭共同努力,在出台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养老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顺应社会养老的普遍要求,完善制度设计,为社会成员创造出更多便利条件。进一步改革养老、医保等跨区域结算的方式,让父母能够到异地与子女团聚,改变子女“回家”的单向通道,让老人和子女能更多相聚。

  对于子女本身来说,“常回家看看”虽然被写入了法律条文,但谈不上强制性,操作起来难度很大。当法律和亲情冲突时,很多老人都会选择亲情,“常回家看看”更需要子女自觉,而不是为了完成法律规定才这样做。

  如果真的出于客观原因无法“回家看看”,用上网看网店的时间,拿起电话,给远在家乡的父母打个电话问候,这不仅履行了法律义务,更让父母获得了实实在在的慰藉,节省下来的钱还可以给父母买份礼物,何乐而不为呢?  □记者谢民心

关键词:承德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稿源:和合承德网
责任编辑:  田伯兴